換個角度看無障礙

Dayle Chiu
Nov 9, 2020

--

今年九月隨著新一代的Android 11推出, Android 無障礙也順勢更新了官網(官網連結

為你的需求量身打造,引用自Android無障礙官網 (官網連結

實際上很少人會隨意的逛到這個網站,再加上無障礙是個很容易風聲大雨點小的話題,所以除非是無障礙相關服務的工作者,或是本身與親友家人有使用現有無障礙服務,否則應該沒有多少人會特別注意到坊間無障礙相關的產品發布。

但你知道嗎,你絕對是無障礙服務的用戶之一。你可能每天都使用到許多因無障礙而生的服務而不自知,就與我當初了解到原來我受惠那麼多一樣,以下列舉一些例子,讀完可能會讓你發掘更多!

人行道斜坡效應 (The Curb-Cut Effect)

“最初為無障礙所設計的出發點最終卻造福廣大人類的現象”

人行道斜坡與當年的運動人士照片。照片引用自:http://esleve.blogspot.com/p/blog-page_10.html

在街道上行走時,你如果曾經推過行李或娃娃車,絕對使用過路上的人行道斜坡,但在1980年代以前可不是這麼一回事,當時建造人行道斜坡是一件所費不貲的事情,直到美國的無障礙運動人士 Ed Roberts 等人在持續的抗爭下才追求到政府於1990年代立下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 明文規定在美國的每條路口都需要設置這樣的斜坡,這不僅對於輪椅使用者是一大福音,同時也造福了娃娃車、腳踏車、滑板直排輪、推行李箱的人…等。所以在此之後,因為最初為無障礙為出發點最終卻造福廣大人類的情況,我們就稱其為人行道斜坡效應(The Curb-Cut Effect),以下列舉幾個例子。

01. 電子郵件 (email)

講一個數位生活上的例子。在網路普及之後,現今幾乎大家都有電子郵件,用電子郵件收發訊息非常方便,可以將資訊清楚表達、幫助溝通,但你知道這項服務最早是來自於發明者Vint Cerf (網際網路之父)為了和他的聾人妻子溝通而產出的產品嗎?Vint 本身也是名聽障人士,他在早期於Arpanet(網際網路的前身)時便開發了電子郵件(email),確保email是Arpanet的重要功能。這種文字溝通演變至今,成為社會大眾學校、工作、生活等情境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02. 即時轉錄 (Live Transcribe)

Google於2019年推出的手機服務-即時轉錄(Live Transcribe),可自Google Play下載

回到Google 在去年2019 推出的手機服務Live Transcribe(即時轉錄),這項工具最早開發的原因是來自兩位工程師Chet 和Dimtri 一起在同一個專案上密切合作; 由於Dimitri 是聽障人士,在講話上很難準確的發音,他們倆無意間發現其實可以讓手機當作媒介,將兩人講話轉譯成文字,就這樣Chet 透過一個週末快速的做了一個原型(prototype),讓聽障人士不需要辛苦的閱讀唇語,這項產品最終問世,解決了一部分聽人與聽障人士的溝通問題。

該項產品演化到2020年,竟然在疫情期間,因為戴口罩的人居多,而也上場幫助護理人員在不需要拿下口罩的情境下和其他醫護人員病人溝通。

疫情期間,英國的醫護人員透過即時轉錄讓病人可以了解他在說什麼,而不需要拿下口罩,將自己暴露在感染風險中。
疫情期間,英國的醫護人員透過即時轉錄讓病人可以了解他在說什麼,而不需要拿下口罩,將自己暴露在感染風險中。(報導連結

03. 無障礙選單 (Accessibility Menu)

在Android 和iOS 上都有針對手指靈敏度較低(less dexterous)的使用者提供一些便捷的方式去取代硬體按鍵或軟體手勢,如Android的無障礙選單(Accessibility menu),Samsung手機上的Assistant menu,或iOS的輔助觸控(俗稱小白點,Assistive Touch),可能寫到這邊許多讀者已經聯想到自己或身邊的友人,曾經因為iPhone 上的Home鍵壞掉因而打開iPhone上小白點的案例。

左為iPhone手機的輔助觸控(assistive touch) / 右為Android手機的無障礙選單(accessibility menu)。(照片引用自:

而Android accessibility menu 則是因為開啟後在下方的關係,在Reddit上也有不少網友提到他們使用該項功能去開啟做螢幕截圖、調高音量等在一些單手就能做的情況下去調整手機常用設定。

04. 即時字幕 (Live Caption)

Google 在2019年推出的另一項服務即時字幕 (Live Caption)

在2019年Google I/O 上發表的,Google Pixel手機上能夠針對手機上媒體內容去進行即時字幕服務,意即,就算是沒有字幕的影片也能夠了解內容。原本就有服務內建字幕(例如Youtube或Netflix) 的應用程式不見得多,即時字幕讓聽障朋友最開心的莫過於一些社交媒體如:Facebook或Instagram,因為很少情況下大家會對這種短影片去下字幕,這其實不僅於聽障人士受惠,現代人在公共場所或大眾交通運輸時,也多會在手機靜音的情況下滑手機,這完全是大眾受惠的服務!

這項服務在2019年推出前,Android 團隊不僅在美國與聾啞學校合作進行研究測試,我們也在台灣邀請了以英文為第二外語的學習者來做使用者研究,加上英文為外語學習者普遍在聽力上不如閱讀來的輕鬆,這項服務也是將無障礙服務的情境需求發展到最極致的範例之一。

永久性/暫時性/情境式的無障礙需求

上述提及這些人行道斜坡效應的範例,最初是針對“永久性”身心障礙人士所打造,最終卻造福了所有人類。相信看了之後你可能有更多的延伸想法或找到更多範例,更多暫時性與情境式的無障礙需求。

暫時性的需求多是在感官或身體暫時受損的情況下,例如不小心摔斷腿拄著拐杖,手割傷只能單手活動,也有可能是裝置受損的情況,如手機螢幕摔破因而看不清楚介面;而情境式的需求如上述提到的通車,在吵雜的環境或是手上提滿各種袋子…等等,納入這些考量,在早期的產品開發上其實可以獲得相當多的啟發,帶來更多創新。

這一個小段落實際還有太多東西可以提,或許有機會我會再與各位分享!

--

--

Dayle Chiu
Dayle Chiu

Written by Dayle Chiu

UX Researcher @ Google working on Android Accessibility

Responses (1)